除塵工程中風管如何布置
風管布置直接關系到通風、空調系統的總體布置,它與工藝、土建、電氣、給水排水等專業密切相關, 應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1.除塵系統的排風點不宜過多,與利各支管間壓力平衡。如排風點多,可用大斷面集合管連接各支管。集合管內流速不宜超過3m/s,集合管下部應設卸灰裝置,見圖6-9、 6-10。
2.除塵風管應盡可能垂直或傾斜敷設,傾斜敷設與水平面的夾角最好大于45° (見圖6-11)。如果由于某種原因,風管必須水平敷設或與水平面的夾角小于30°時,應采取措施,如加大管內風速、在適當位置設置清掃孔等。
3.排除含有劇毒、易燃、易爆物質的排風管,其正壓管段-一般不應穿過其他房間。穿過其他房間時,該段管道上不應設法蘭或閥門。
4.除塵器宜布置在除塵系統的風機吸入段,如布置在風機的壓出段,應選用排塵風機。
為了防止風管堵塞,除塵風管的直徑不宜小于下列數值:
排送細小粉塵 (礦物粉塵) 80mm
排送較粗粉塵 (如木屑) 100mm
排送粗粉塵 (如刨花) 130mm
排送木片 150mm
6.輸送潮濕空氣時,需防止水蒸氣在管道或袋式除塵器內凝結,管道應進行保溫。管內壁溫度應高于氣體露點溫度10~20C。
7.進、排風口的布置(1) 進風口
進風口是通風、空調系統采集室外新風的入口,其位置應滿足下列要求:
2.應設在室外空氣較清潔的地點。進風口處室外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不應大于室內工作地點最高允許濃度的30%。
b.應盡量設在排風口的上風側, 并且應低于排風口。
進風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當布置在綠化地帶時,不宜低于1m。d.降溫用的進風口宜設在建筑物的背陰處。
(2) 排風口
a,在一般情況下通風排氣主管至少應高出屋面0.5m。
b.通風排氣中的有害物質必需經大氣擴散稀釋時,排風口應位于建筑物空氣動力陰影區和正壓區以上,具體要求見圖6-12。
要求在大氣中擴散稀釋的通風排氣,其排風口上不應設風帽,為防止雨水進入風管,可按圖6-13的方式制作。